作者:皮斯李 发布时间:2020-05-27 22:08 点击次数:
辽宁教育研究院调查表明:有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厌学、焦虑和单相思等轻度心理障碍),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怖症等重度心理障碍)。该课题组组长王加绵副研究员认为:“这些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以后必将危害社会。其病根在于不正当的家教方式、激烈的学业竞争、枯燥的学习生活及缺乏心理健康指导。”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因此,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项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发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重要作用,特撰此文。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都出台了相关文件,对于这项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学校负责人及全体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务虚,而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所在,是创新德育工作之必须,是创建安全校园之必须,是开展素质教育之必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必须,是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者、接班人之必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作用外,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发挥作用,要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完成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良的心理状态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各学科教师都应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积极、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关怀的班级心理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精神或心理异常具有不同的层次
精神或心理异常(疾病或障碍)有很多种类,分别属于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异常分别由不同层次的精神或心理工作者治疗或进行心理辅导。国家《精神卫生法》划定了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其工作对象分别是重性精神障碍、轻型精神障碍、大众化的心理问题,前者的工作范围可以延伸至后者,但不能反向延伸。
重性精神障碍,或称重性精神病(通常所说的“精神病”主要指重性精神病),主要有两类: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疯子”)的典型症状是,患者将病态的主观体验与客观的外在现实混为一谈,对自己的病态缺乏自知力,早期常有幻觉,如幻听、幻视等症状。情感性精神病主要表现为情感性障碍(即情绪的异常),分为单相性和双相性,前者分为狂躁症和抑郁症,后者表现为狂躁和抑郁状态交替出现。狂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对人表现过分热情;思维奔逸,说话多;活动多,不觉疲倦。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有自杀倾向或行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物学因素在精神病中扮演着主要的致病作用,如遗传、神经递质的改变及大脑微观结构上的改变。因此,它们是药物治疗的适应症。抑郁症分内源性和心因性两类,前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生物学因素,后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心理因素,因此前者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为辅,后者应以心理治疗为主,以药物治疗为辅。
心理治疗师也必须有医师执业资格,他们主要治疗已达到心理疾病状态的心理异常(或称轻型精神障碍),主要为神经症、性变态和口吃等。神经症过去叫神经官能症,是因精神紧张而导致的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心因性抑郁症、疑病症等。患者深感痛苦,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部分缺损,对心智功能的效率和社会交往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一般能正常工作学习,有复杂的病理原因和病理机制,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大众所说的“神经病”是因为神经系统出现器质性病变而导致的疾病,如嘴歪了、眼睑无法收起或手脚无法动弹等。神经病是神经科大夫治疗的适应症。
心理咨询师帮助求询者解决大众化的心理问题,如学习、交友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障碍等,但要能够甄别精神病和神经症等类精神心理疾病,并转介他们到相关机构寻求治疗和帮助。其实,现时代的每一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对此也要有基本的了解,也要能够甄别各种类型的精神或心理异常,以便指导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二、两类不同性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类是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把握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工作重点,也可以说是主要任务。
另一类是面向少数存在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恢复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少数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或医疗机构,以便尽快治愈,帮助学生重返校园生活。
三、帮助学生化解不良情绪
1.帮助学生疏导焦虑紧张情绪
焦虑紧张情绪是学生最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它极大地影响学生在学业方面的正常发挥和身心健康发展。这种不良情绪在重大考试(如高考)的备考冲刺阶段更容易出现,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将通过人体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作用于人的各功能系统,导致一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功能性障碍,如吃不下,睡不好,疲倦乏力,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心悸、口干、尿频等症状;在心智方面,出现注意力涣散,记忆力、思维能力下降,心情浮躁不安。有专家称其为“考试综合征”。
引发“考试综合征”的最根本原因是,过高的期望值与过低的自信心之间的心理冲突。有两类学生不会发生“考试综合征”,一类学生对考试结果没有期待,无所谓;另一类学生虽然对结果有期待,但自信心很强。为了帮助学生减轻“考试综合征”的负面影响,要引导学生做出调整,解决过高的期望值与过低的自信心之间的心理冲突。
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学生调适心理状态、解决心理冲突呢?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之所以存在心理冲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背景:视野比较狭窄,他们很在乎“小我”,关注眼前的、暂时考试分数和排名,导致一叶障目,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学习、学业对于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此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跳出“小我”的思维格局,放大视野,一方面从国家、社会、世界这样的大背景上看待自己学习;另一方面,立足于人一生长远的发展来看待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了解了国家、社会、世界在高速发展、日新月异,未来自己要很好地适应社会,融入发展大潮,自己就得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大好发展形势,自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力争学有所成,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当然不是几句话就能起到作用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素材,启发他们思考,让自己的思想升华。有了这些铺垫,便可以引导学生做些调整。
第一,调整动机强度。不将这次考试的成败看成为一生的成败,不将这次机会看成一生中唯一的机会,摈弃“一考定终身”的过时观念,在思想上不陷入绝对化,在心理上给自己留有余地,为自己营造“既积极努力,又不怕失败”的积极、宽松的心理氛围。具体来讲,可以将外部动机转变为内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将短期动机转变为长期动机,变“我今年一定要考取”为“今年能不能考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树立了勤奋努力,终身进取的人生信念,相信只要我肯付出努力,我的未来终将会好梦成真”。这样,可以心情平静地投入学习,走进考场,反而更有利于自身潜能的发挥,也更有利于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机,不因暂时的成败得失影响继续努力的心情。这才是广大学生应该有的状态。
第二,增强自信心。关键是要做好规划,复习到位,提高效率。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既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提高解题的精准、严格和熟练程度,又要对基础性知识进行全覆盖性梳理,填补知识漏洞,二者不可偏废。
有些学生反映,在冲刺阶段,感觉到有些平时比较熟练的知识变得生疏,这其实有其原因。在备考冲刺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会导致大脑部分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好像电路没接通一样。如果自己学会放松,并且正式高考前会有几天较为放松的时间,这种情况会大为好转。
要引导学生凡事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告诉自己:凡事太好了!考试考好了,太好了!自己努力了,终于有好的结果,继续努力下去,下次会有更好的结果。考试没考好,太好了!这还不是高考,正好可以检查一下自己在那些方面不足,研究一下别人是怎么做得好的。要力争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暗示可以产生自我应验预言效应,即你的身心会按你暗示的内容作出反应。因此要指导学生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避免消极的自我暗示。可以积累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语句让学生练习,这有助于他们养成积极自我暗示的良好习惯。
大量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与其行为表现,不是简单的单相的因果关系,而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即便自己不怎么自信,在行为上力求表现得自信,也会潜移默化地使自己变得比较自信。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微笑、挺胸抬头、主动打招呼、想开心的事、正视他人、赞扬自己、欣赏音乐、坐在前排、当众发言等,这些都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自信心。
人的身体和心理是交感互动的关系,因此,改善身体状态有利于改善心理状态。要指导学生科学定时作息,形成习惯,这有利于形成生物节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注意煅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长期的脑力劳动,需要有良好的体力支持;加强营养,要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多喝牛奶,多吃动物的血、海带、蔬菜、水果等。
2. 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动力
学生中另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学习动力不足。解决这个问题,仍然需要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素材,开阔视野,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变化,了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未来的影响,从而启发学生思考:社会在进步,我该怎么办?让他们懂得,自己如果不学习,就是想保持原地踏步都不行,因为周围的人都通过学习不断进步。
我原来当班主任的时候,经常找一些人物故事与学生分享,也曾邀请现实中在某方面成功的人士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找寻自己的“模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可以激发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挑战自己,完善自己。
跟学生沟通交流,应注意双向互动,切忌高高在上的说教,要学会倾听,鼓励学生倾诉,学生在哭诉,可以创设情境让他大哭,不急于给出我们的意见,这实际上是释放压力的过程。其次,我们是一个建议者,而不是代替他的思考者。就某个具体问题,谈我怎么看这个问题,我是怎么做的,别人又是怎么做的,启发求询者思考,从而达到改变自己的目的。
3. 防范学生极端行为
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往往过于敏感,遇事容易自我强化乃至激化,在对学习或生活感到绝望时,后者自认为被误解的情况下,容易采取极端做法,或轻生或伤害他人。近年来,中学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屡屡发生,不仅危及其自身安全,造成家庭巨大创伤,影响教学秩序,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确保下一代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发现原因,找到对策。诚然,加强正面引导,防范学生极端行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一般地,人在实施自杀行为前,都会有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会向周围释放一定的信息,比如行为上出现积极或消极的改变,向他人吐露自杀的相关信息,或谈论与之相关的话题,如毒物、凶器等。当我们捕捉到这些信息时,必须慎重对待,这个时候的及时干预,就有可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
教育需要惩戒,但老师批评学生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安抚,让学生体会到你是在尊重他、关心他、帮助他。面对带着负面情绪的学生,有时需要有走钢丝时的警觉,不能让学生带着负面情绪,尤其是激烈的不良情绪,离开自己的视线。学生跑开了,就得跟着,要设法让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后,才放心让他离开,离开后有时还得实时回访,确认其情绪真的稳定下来了。
四、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首先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师以乐观和轻松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从而保持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心理状态比较好的教师具有更强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善于同领导、同事以及家长沟通、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具有愉悦的心情,从而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教学效能感也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心理状态比较好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效能感,他们即使面对着严峻的困难,也会精力充沛,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选择更赋创造性的思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既有赖于全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也有赖于教师本人的不懈努力。教师要对人生的方方面面有通透的理解,自己要活得清醒明白,不会迷失在喧嚣的社会里,或陷入内心的纷扰中,最终达到内心世界的和谐及与周围人文环境的和谐,这样才可能为成长中或处于迷茫中的青少年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帮助的过程,也是在为他们的人生引路,将迷茫中的他们引导到通往健康和成功的人生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
前面谈到,我们要引导学生放大视野看学业,跳出“小我”的思维格局,那么教师首先自己要有宽广的视野,要有“大我”思维。我们可以是小人物,但要有大格局,大情怀,要浑身充满正能量,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传播正能量,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指导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学生的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确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然而,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扰源于不良的家庭教育或不正确的家教方法。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要及时跟家长保持常态化的沟通,坦诚地交流、分享、探讨,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寻求对策。但是,绝不是简单地向家长告状,数落孩子的不足,这样会适得其反。与家长沟通的关键在于,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身体力行,树立表率,积极营造平等民主愉悦轻松的家庭心理氛围,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半岛娱乐(中国)有限公司举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议